亚洲视频精品,9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索??引??號 bm56000001/2015-00046931 分????????類 其他;其他
發布機構 證監會 發文日期
名????????稱 中國證監會2014年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文????????號 主??題??詞

中國證監會2014年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有關規定,現公布中國證監會2014年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宣傳回應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信息公開機制平臺建設情況、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因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及提起行政訴訟情況、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411日起至20141231日止。

一、概述

2014年,我會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和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以我會互聯網站為公開主渠道,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政務微博微信、“12386”中國證監會熱線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形式,及時、主動公開我會規章政策、改革措施、行政許可事項辦理、稽查執法等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監管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答復工作,保障申請人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的權利;加強機制平臺建設,完善主動發布機制和培訓交流機制,監管工作透明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主動公開信息情況

2014年,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通過網站等形式對外公開政府信息11,763,其中會機關公開2,928條,各派出機構公開8,835條(派出機構信息公開情況詳見各證監局網站發布的本單位2014年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會機關主動公開的監管信息主要涵蓋以下方面:

(一)重要監管政策措施及工作動態

在“證監會要聞”欄目發布重大監管新聞185條。主要包括我會重要工作會議、會領導重要講話、重要監管政策、新品種上市、市場違法案件查處、國際監管合作以及重點工作進展等情況。在“證監會令”及“證監會公告”專欄發布證監會令15項、證監會公告60項,公開我會2014年制定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宣布重要事項。

(二)行政審批

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工作要求,2014217日在網站全面公開中國證監會行政審批事項目錄,公開的內容包括項目編碼、審批部門、項目名稱、設定依據、審批對象,以及收集社會各界對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意見的具體方式等,接受全社會監督。發布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公告和審核結果公告201期。發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公告和審核結果公告160期。公開行政許可批復1282件。公開首次公開發行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及監管問答等17期、預披露及補充預披露企業877家次。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證券投資基金募集、證券機構、基金管理公司、資信評級機構等的行政許可事項受理及審核進度情況每周予以更新發布。

(三)政策法規、稽查處罰和行政復議

在“政策法規”欄目公開或更新相關證券期貨法律法規31件。在“稽查執法”欄目發布證券期貨市場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情況12期,發布證監會與公安機關加強執法合作工作的最新進展情況、對市場操縱、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6項稽查執法工作動態。在“行政處罰委”欄目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92件、市場禁入決定書15件。在“行政復議”欄目發布行政復議決定67件。

(四)市場統計

在“統計數據”欄目發布《證券市場快報》243期、《證券市場月報》12期、《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4期、《期貨市場周報》52期、《期貨市場月報》12期。


(五)機構名錄及監管合作

在“機構名錄”欄目發布證券類名錄1期、基金類名錄65期。在“國際部”欄目發布《主板境外上市外資股公司名錄》6期、《創業板境外上市外資股公司名錄》6期、《外國證券類機構駐華代表機構名錄》5期、《境外上市外資股籌資統計簡表》6期、《QFII一覽表》8期、《QFII托管行一覽表》6期、《外資參股證券公司一覽表》8期、《外資參股基金公司一覽表》8期、《中國證監會與境外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簽署的備忘錄一覽表》4期。

(六)財政資金

418日,公布中國證監會2014年預算。718日,公布中國證監會2013年決算。公開的內容細化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叭苯涃M按財政部要求已公開全部財政撥款安排預算數,以及公務用車購置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情況、“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2013年已公開決算中還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人數。

(七)證監會年報

在“了解證監會-證監會年報”欄目,發布我會2013年度中英文年報,系統介紹我會監管職責與架構以及在監管改革、制度建設、創新發展、風險防范、法制建設、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情況。

三、宣傳回應情況

2014年,我會通過訪談、講話、政策解讀、主題宣傳等多種方式,主動宣講政策,傳遞權威信息,共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320次。

(一)主要負責人訪談和講話

2014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肖鋼出席“一行三會一局”主要負責人記者會,全面解讀資本市場重要改革舉措,回應市場關切。姚剛副主席、姜洋副主席參加金融時報訪談、央廣“兩會”部長在線訪談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宣講效果。組織證券期貨監管系統12名代表委員召開五場記者見面會,參加三場網絡在線訪談。莊心一副主席、劉新華副主席、張育軍主席助理分別接受了財經國家周刊、新華社和財經雜志的專訪,并參加財經雜志年會、新浪金麒麟論壇等有影響力的論壇活動,深入闡述專門領域問題,有序釋放政策信息。

(二)政策解讀

建立專項媒體輿情收集機制,重點就“IPO新政”及新股發行、落實“新國九條”、退市制度改革、滬港通、員工持股計劃、市值管理、穩定市場預期等,有針對性地釋疑解惑,發表解讀文章500多篇。

(三)主題宣傳

開展依法治市主題宣傳活動,宣傳我會內幕交易警示教育展,在媒體開辟“以案說法”專欄,集中宣傳了內幕交易、信息披露、操縱市場等60多個案例,并對社會影響比較大的馬樂案、天威視訊內幕交易案進行了深度報道。

(四)投資者保護

組織《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3110號)文件的宣傳解讀工作,積極宣傳、傳遞和深度解讀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政策信號。推出“滬港通投資者保護”頻道,發布滬港通各項政策法規,展示會系統各單位開展滬港通培訓、調查情況,解答滬港通投資者訴求提出渠道、方式及流程等相關問題。重點關注20多家網站財經、證券、股票頻道信息,以及10多家網站股民社區論壇信息,匯集整理“12386”熱線和系統多家單位投資者互動平臺信息,密切跟蹤投資者輿情動向,了解投資者關注熱點。

(五)重要政策法規公開征求意見

   為提高政策法規制定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非上市公眾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18件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通過我會網站公開征求意見。

四、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會機關及各派出機構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28件。其中,當面申請10件,占7.81%;傳真申請2件,占1.56%;網絡申請11件,占8.59%;信函申請105件,占82.03%

 


(二)答復情況

會機關及各派出機構對收到的128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均已在法定期限內作出答復。其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的22件,占17.19%;同意公開答復的25件,占19.5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3件,占2.34%;不同意公開答復的27件,占21.09%;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的7件,占5.47%;申請信息不存在的10件,占7.81%;告知作出更改補充的16件,占12.5%;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18件,占14.06%。


五、信息公開機制平臺建設情況

(一)《中國證監會新聞工作辦法》

20143月,經廣泛調研并征求意見,發布《中國證監會新聞工作辦法》及相應配套通知,成為證券期貨監管系統新聞工作的基本制度依據。

   (二)新聞發布會

堅持和完善每周新聞發布會制度,共舉辦46場新聞發布會,主動發布290余條新聞,回應記者關注的問題500余個,新聞發布內容全部在我會官方網站和微博即時公布。繼續擴大參會媒體和記者,新增了南華早報、鳳凰衛視等境外媒體,目前我會新聞發布會參會媒體已近50家。針對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退市制度改革等組織十余場媒體通氣會。新聞發布會已成為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機構、研究人員了解掌握資本市場政策信息的權威平臺。

(三)網站和新媒體

繼續重視網站和微博微信新媒體傳播。強化網站、微博、微信間的同步、聯通、互補,形成“1+1+1>3”的傳播效應,形成多媒體傳播的合力。通過網站改版,進一步提高政府網站信息的及時性、權威性和資料性,增進了透明度,網站成為證監會信息第一發布點,改版后累計點擊量已超過839萬人次,在政府網站的點擊率排名中處于前列。通過改進微博微信發布形式,調整新聞發布會微博直播的策略,提高受眾感受的友好程度。根據微博傳播的特點,加強政策解讀。圍繞重點工作,結合市場熱點,策劃組織了9期微博講座、訪談,涉及滬港通、期貨新品種上市、期貨創新、IPO改革、退市制度改革等熱點專題。發布微博98次,信息2725條;微信89期,信息322條。目前,證監會微博粉絲數超過683萬,微信訂閱數達7.5萬。

(四)“12386”熱線

通過“12386”中國證監會熱線受理證券期貨市場投資者投訴、咨詢、建議等。2014年共接收、處理投資者訴求42,334件。其中建議類15,116件,占比35.71%;咨詢類17,308件,占比40.88%;投訴類9,910件,占比23.41%。


 

(五)人員培訓

舉辦監管信息公開業務培訓班2期,具有監管信息公開工作職責的會內部門和各證監局工作人員110余人參加培訓。邀請了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進行專題授課。


 

六、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4年,我會沒有向監管信息公開申請人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費用。

七、因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及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一)行政復議

   2014年,我會共收到有關監管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申請6件,決定維持我會監管信息告知書的5件;決定依法糾錯的1件。

   (二)行政訴訟

2014年,以會機關及派出機構為被告的信息公開類行政訴訟案件5件(會機關應訴3件,派出機構應訴2件)。其中,會機關3件的審理結果均為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派出機構2件均以原告撤訴結案。

    八、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一步工作

   2014年,我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工作流程需進一步優化、主動公開范圍需進一步拓展、依申請公開辦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2015年,我會將按照《條例》規定和國務院有關工作部署,堅持以信息公開促進監管轉型為目標,把公開透明作為改進市場監管、發揮市場功能、促進市場發展的基本要求,在依法繼續做好監管信息公開的同時,力爭監管信息公開及時性進一步提升、內容和形式進一步豐富、流程進一步科學規范,更好地維護市場參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揮信息公開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加大監管信息主動公開力度

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信息公開,及時公開行政許可事項取消、調整信息。提高監管執法透明度,推動行政監管措施實施公開。分階段公開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逐步擴大公開范圍。研究制定并公開權力清單。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預算公開。

(二)完善信息發布、解讀和回應工作

圍繞證券期貨市場新產品新業務發展和市場監管等重點工作,及時準確發布有關政策措施及工作動態,在發布重要政策措施和重大改革事項時,同步對具體內容進行解釋說明。切實做好公眾質疑解答、不實傳言澄清、重大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加強信息公開與新聞媒體輿論引導的互動,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加大對大案要案及社會關注度高、具有較高宣傳價值的重點案件的宣傳力度,發揮好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切實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

及時梳理總結處理依申請公開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加強與司法機關之間的溝通,借助司法審判經驗厘清信息公開辦理中的疑難問題,從源頭上規范依申請公開做法。

(四)加強信息公開機制平臺建設

加強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建設,及時、準確公開重要監管信息。加強信息公開工作宣導,增強全體干部對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和法制觀念。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或交流學習,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信息公開工作能力與水平,依法、合規、高效做好信息公開工作。

鏈接: 中國政府網

主辦單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版權所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網站識別碼:bm56000001 京ICP備 05035542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80號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歸檔數據

主辦單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版權所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